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 » 成人学琴:教材选择及注意事项

成人学琴:教材选择及注意事项

首先,对于成年人学琴,我们必须要先了解成年人学琴的特殊性,并根据他的特殊性进行相应的教学。

成人学琴:教材选择及注意事项
1、从生理上来说,成年人骨骼生长已定型,肌肉的柔软度也由于长期的作业变得紧实,因此,与幼童相比,成年人的手指灵巧度以及可塑性的潜力方面远不及幼童。但是,由于成年人的心智已经发育成熟,又有着深厚而长久的社会、教育等经历,因此,成年人无论是在思维、动脑、还是吸收能力方面,都较幼童更为快速。

2、从时间上来说,幼童的钢琴学习期间分为三个阶段,即0~3岁的启蒙教育期,3~18岁的成长期和18~22岁的定型期。由于孩子始终处于学习文化知识的学校生活期间,所以一般来说中间没有长时间的学习间断期,每天的学习时间上是处于相对固定状态的。但对于成年人来说就大不相同了,与幼童相较,成年人要工作,有家庭和孩子,所要肩负的就不仅仅只是某一项或某几项的事物了,而是有着众多的繁杂的事物,当这些其中的某一项产生了一定的变化,那么,成年人的钢琴学习就一定会受到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工作。因此,这也就是为什么成年人时常钢琴学习进度教幼童来说更为缓慢的原因。

那么,成年人应当如何学琴,选用一些什么样的教材呢?

针对成年如何学琴的问题,如果一点儿钢琴的基础都没有的话,恐怕就要先学一点儿钢琴的基本弹奏方法(也就是入门),但只要学会正确的视谱、数拍子,能够根据乐曲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弹奏法就可以了。此外,还要掌握简单的身体语言,这样不仅结合了身体的动作,使作品的音乐线条更加完美的表现出来,而且,看上去也很美,身体随着音乐的变化而走动。如:《少女的祈祷》这首乐曲,从弹法上看要掌握八度弹法、琶音弹法、颤音弹法,这些在我的《哈农钢琴练指法教学指导》一书中都有详细介绍,当掌握这些弹法后,就可以加入身体语言使乐曲弹得更动听,也就是在弹右手长线条的琶音跑动时,身体跟着音符的方向向右走,弹到颤音时,头可以低下点,耳朵稍贴近右手,像是在聆听少女的心声。也就是说每首乐曲都根据作品的要求加入身体语言,效果会更佳,而当你掌握了这些内容,就可以“往前走”了。

再者是教材的选用。由于成年人有着一定的成长经历和生活模式,也就是说,我们应当选择一些适合于成年人年龄和心理的作品,即优美的、旋律性强的、好听而且熟悉的歌曲,并且注意避免选曲的儿童化。

按照不同的年龄阶层,我们可以这样选曲:

①20~30岁,这一阶段的成人学生市属年轻一代,兴趣于时尚流行的音乐,那么针对这个阶层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流行经曲给予弹奏,例如:孙燕姿的《天黑黑》、王菲的《我愿意》等;
②30~40岁,这一层面的成人学生偏向于成熟,那么,则可以以英文经典歌曲为主,例如:《yesteday once more》等;
③40~50岁,这一阶段的成人有着自己的特色,他们年轻时喜欢的歌曲,是陪伴着青春岁月的老歌,那么就可以选曲一些经典的歌曲精粹给予弹奏,比如:《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长江之歌》等;
④50~60岁,这一年龄层的成人,拥有着无限的追忆,是一个历程长远,经历无限的年龄段,喜爱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歌曲,因此,可以给这个年龄层的学生布置他们那个年代的经典作品,例如:《红莓花儿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等。

也就是说,对于成人学生,我们应该以歌曲为主,选择一些旋律性强,但是调性、伴奏织体简单的作品来弹奏。因此,针对中老年成人学生的特点,湖南文艺出版社正编辑一本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曲谱——《中老年钢琴教程》,需要的话,待出版后可以到市面上去购买。

接下来,就是关于成人学生学琴所应当注意的问题了。

成人学生在学琴时,特别是在选择作品的时,应该要充分避免弹奏那些织体复杂、调性繁琐的曲目,虽然有一些作品,听起来很好听,乍一看右手的旋律也比较流畅,节拍没有大的变化,但是不要忽略了左手才是难点,伴奏织体的类型虽然简单,不过,左手却有着大面积的来回跳动(3~4个八度的大跳),要真的想达到流畅的速度,对于成人学生而言,其左手技巧难度不下于肖邦练习曲。这也就是说,成人学生在选曲时,应当选择一些简单、易上手的作品为主,无论是从伴奏、旋律还是变化都相对简单,对技术难度的要求不大的曲目,要知道,由于训练时间的短缺,成人学生对键盘的掌控能力还是相对较弱的,再说了,又不是要去比赛,千万不要好大喜功的追求技术,结果练习的时间拖得太长,效果体现太慢,最后会把兴趣都拖没有了。

另外,还需提到的是,对于成人学生,不能太过于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即要求他们像小朋友那样的打扎实的童子功。许多钢琴老师对于给初学的成人学生布置曲目,常常会走入一个误区,认为初学基本功就应当从小汤或者是拜厄开始学起,从而让成人学生一往如故地弹奏着,这样,时间一长,不但会造成成人学生兴趣缺缺,甚至放弃不学,同时哪怕是好不容易练好了一条,在表演给朋友看的时候,也让别人(通常都是成年人)觉得滑稽可笑,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文/黄因)

赞 (0)

猜你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